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上海
2
习近平
3
新疆
4
鄂州父女瓜
5
乌鲁木齐
6
疫情
7
H工口小学生赛高
8
习明泽
9
芊川一笑图包
10
印尼排华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上海
2
习近平
3
新疆
4
鄂州父女瓜
5
乌鲁木齐
6
疫情
7
H工口小学生赛高
8
习明泽
9
芊川一笑图包
10
印尼排华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”FAN某”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(全文)
”FAN某”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(全文)
公益慈善|“翼行天下 一生守护”慈善项目捐赠仪式圆满举行!
何炅突然高调官宣喜讯,网友恭喜:30年了,终于等到这一天!
哈里斯女粉搞4B运动、毒杀丈夫,回旋镖能否让美国“血流成河”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频上热搜的德云社,离“正经”相声已经越来越远
Original
周旋
文化产业评论
2021-07-16
第2649期文化产业评论
德云社因相声群演受到热捧又上热搜了,而这离上一次张云雷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还不到五天。
自从2018年德云社相声演员张云雷爆红网络开始,德云社全体正式走向了“偶像之路”。传统相声舞台挤满“长枪短炮”,前排观众从端着茶的老大爷变成戴口罩的饭圈女孩。但德云社风头无两的同时,“顶流”张云雷开始黑料不断。“饭圈文化”究竟会不会毁掉相声舞台,“偶像经济”诱惑下德云社又该如何转弯?
作者 |
周旋
来源 | 文化产业评论
正文共计3760字 |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
近日,张云雷、杨九郎表演的一段相声视频在网上热传。视频中,两人拿京剧女前辈“砸挂”,低俗不堪,被广大网友谴责。23日,紫光阁转发回应,痛陈艺人道德乱象,强调:“
学艺先学德,做戏先做人
。”25日,人民日报转发,再次直指
艺德
问题,将话题推向微博热搜。
然而,这已经是今年张云雷第二次被人民日报挂名批评。此前,张云雷曾因恶搞汶川地震被文广部门罚款并公开致歉。
在人民日报和四大京报转发批判后,张云雷的粉丝迅速占领评论区“控评”,营销号也吹捧张云雷“热心公益”“传统文化秉烛人”。但这次的曝光显然是有组织的,并不是简单的粉丝洗白可以解决的。
根据数据可以看出,有意引导舆论的“黑手”
每隔
一段时间就加一波热度,大有将张云雷彻底搞“糊”的气势。
这种大范围的粉丝和黑粉的斗争是很难在传统曲艺圈出现的,再结合近两年德云社上热搜的频率实在太高,可以看出德云社是想在流量爆红的今天走出
“DYBOYs”
的一条路。近来,德云社的相声包袱没有特别出色精彩的,反倒是花边新闻、演员丑闻占据半边天,这在给德云社带来大量经济效益的同时,也值得人思考,“偶像经济”的经营方式是否会反噬刚有起色的相声新天地。
从德云社到“DYboys”
早年,在侯宝林、马三立等相声大师相继去世后,作为传统艺术的相声圈走到了青黄不接的尴尬之境,缺少一个可以领军相声界走出低谷的人物。
1995年郭德纲组建北京相声大会,实际上只有三个人。
2003年北京相声大会更名德云社,并逐渐发展壮大。2010年,德云社合作伙伴艺馨社全体成员正式并入德云社。此时,德云社已经在相声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。而2010年也是德云社不平凡的一年,德云社演员在剧场殴打观众一夜传遍北京城。德云社宣布停业整顿并郑重道歉。
相比于近两年德云社演员丑闻频出,十年前的德云社是真正的秩序井然。而最初捧红德云社的是相声的爱好者,也就是相声的粉丝,不是追捧个人,这时候的德云社处于“粉丝经济”时期。
与之对比的是去年德云社张云雷组收官演出中,粉丝拿出荧光棒应援,场面一如举行演唱会。事后,《新京报》发文批判粉丝将
饭圈
行为带入传统曲艺行业。
说起德云社的饭圈文化,就不得不提张云雷。
因为一曲《探清水河》,再加上清秀帅气的长相,相声演员张云雷在抖音上一夜爆红,一跃成为德云社的顶级流量。粉丝站、粉丝接机、粉丝应援,追星该有的流程在“德云社女孩”这里样样不缺。
随后,德云社
“
全员爱豆化
”
,能在德云社舞台上露个脸的演员基本都有自己的粉丝后援会。这对德云社来说是一个机遇,因为靠传统纯粹的砸挂抖包袱已经不能让德云社的发展更进一步。早在几年前,德云社的演员就开始涉足综艺节目或参与相声选秀,就连班主郭德纲也开始主持相声一把抓。
不同的载体成就不同的网红,一味地守旧带来的只能是被淘汰。
深谙这个道理的德云社管理层选择了接受饭圈,拥抱互联网。而
张云雷作为第一批德云社流量,最先体会到
“偶像经济”的魅力。
偶像经济与前文提到的粉丝经济不同,
偶像经济比粉丝经济更狂热,追捧的程度更深
。
也就是说,早期德云社的火爆靠的是几代师徒对相声的传承表演,从街头茶馆到现在的大舞台,是靠说学逗唱的硬功夫。这样带来的粉丝是稳定的,但是
消费能力不足,产业发展对剧场演出的依赖性过高,净利润也偏低
。
而偶像经济则是一种偶然性现象,其爆发与4G网络造就的手机视频平台息息相关。在抖音爆火的张云雷,就是传统曲艺界和新媒体碰撞造就的。与传统观念里的相声表演者不同,张云雷长相出众,造型也更新潮,一首《探清水河》吸粉无数。
张云雷算是说相声里长得最好看的,也是流量明星里相声说得最好的。于是在短短时间内,张云雷迅速出圈,接综艺、录歌、演网剧,
接手
大量非相声类资源。在有张云雷的相声专场也场场爆满,一票难求。
10月18日,张云雷的新EP《蓝色专辑》上线,销售额突破500万。乐坛业内对于张云雷的唱腔和新歌并没有很高的评价,网友也发出不少嘲讽声,但这并不妨碍粉丝们去追捧、买单。
从相声演员到畅销歌手,张云雷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他的流量效应。有乐评人说:
粉丝经济时代,有人愿意买单,就是一种‘成功’。
在德云社舞台变身“德云101”后,老郭也感受到偶像经济的诱惑,于是他也决定走上一条“偶像经济”之路。
10月30日,腾讯视频推出德云社团综《德云
供笑社
》,连背景墙上的广告都是“
新的流量继承者is coming
”。
“饭圈”危机显露,转型还是挖坟?
偶像经济这条路,除了表面上的飞上云端,还会处处踩雷。
张云雷在成为顶流赚取无数热度的同时,也将饭圈盛行的“拉踩”“互撕”带进曲艺圈。作为德云社的初代爱豆,张云雷享受了大量资源,同时也担任了德云社的“宣传工作”。而粉丝们会认为每次都让张云雷出面宣传是过度消费张云雷,引发了粉丝微博手撕郭德纲,以及和郭麒麟粉丝互撕等。
同时,张云雷的“黑粉”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德云社内部成员的“
唯粉”
。在张云雷被人民日报等官方账号点名批评时,“黑粉”的战斗力不容小觑,大有
一举让
张云雷“糊”透的劲头。而调查显示,这些活跃的“黑粉”很多都关注郭麒麟、岳云鹏等德云社相声演员。
近年来德云社大力发展偶像经济,打造德云“爱豆”。但另一方面,德云社却疏于对演员的管理,出现了一系列丑闻,也让其发展模式越来越受人诟病。
10月29日,德云社再一次登上热搜。
有网友爆料德云社高层要求所有演员退出粉丝群,不许和观众联系,连粉丝花费高额“入群费”进入V+粉丝群也无法幸免,群主在一夜之间变成德云社官方。
“退群风波”一石激起千层浪。根据微博官方统计,截至10月30日14时,全网相关信息量达到2.96万条,微博话题#德云社演员退群#和#刘九儒#登上微博热搜榜,相关话题总阅读量为4.63亿次,引发全网关注。
由于德云社没有官方做出回应,网友接连爆出德云社丑闻。一是德云社女演员向粉丝借钱随后解散粉丝群,另一个是德云社某男演员与初二女粉丝频繁联系。
随后,大量V+粉丝群粉丝要求德云社退还加群费用。
V+会员集社群、直播、问答等多种服务于一体,是变相的粉丝“福利”,这个福利就是粉丝通过交年费可以和偶像在同一个群里。但据某V+粉丝群的网友称,德云社的群聊并不活跃。
大量粉丝要求退款,也要求德云社出面做官方回应。
德云社在享受粉丝红利粉丝追捧的同时,也感受到了饭圈反噬的威力。
偶像经济是看脸、看眼缘的现象经济,需要有粉丝“跟风”。而大范围的频繁宣传在吸粉的同时也在消耗路人缘,所以必然是走“黑红”路线的。
但是仅凭德云社的老面孔则无法长久维持,因此加入新鲜面孔是必然选择。
选秀节目层出不穷,德云社想抢占更多流量就需要尽快推出新人,因此德云社大量招收学员选拔出众者。但短时间内培养力度有限,学员资质也良莠不齐,无法快速挑出重点培养的学员,就只能继续扩招,
陷入恶性循环
。这样招进来的新一代相声人在资质上就差强人意。
同理,在偶像经济里,
硬实力退居二线
,无需过硬的基本功也可以被吹捧,艺德出了问题也可以被粉圈滤镜过滤掉。
德云社偶像经济这条路看似光鲜,
实则处处危机
。
德云社的“成”与“败”
德云社从粉丝经济向偶像经济的转化也是经历了一系列准备的。
从最初的小剧场演出,到现在被全面开发的德云产业链,再到以张云雷为首的流量艺人,德云社正越来越像一个
娱乐机构
。
德云社虽未上市,但是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与德云社密切相关。新三板挂牌公司
北京环宇兄弟国际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
,是一家从事演出经纪与演出服务的文化公司,它的大部分业务都是负责德云社部分商演活动。
根据环宇公司2018年年报,公司去年营收4302.77万元,同比增长103.5%,与德云社项目收入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80.81%。
今年8月20日环宇兄弟发布2019年年报,上半年公司营收2669.5万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102.08%,与德云社相关项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
82.10%
。
在饭圈文化深入德云社的这一年,德云社剧场演出几乎场场爆满,一些人气高的演员专场演出一票难求,被黄牛把价格炒到离谱的票价。
偶像经济的福利清楚地传递到德云社的账面上。
一面是偶像经济下繁荣的德云社,一面是相声爱好者眼中被毁掉的梨园曲艺。
饭圈的追捧是德云社出圈的巨大推力,但是饭圈文化是着眼于个人,而不是相声艺术本身。
相声老粉的退圈和主流媒体的批判,使目前德云社转型面临巨大压力。但对于德云社这个品牌来讲,“偶像经济”在短时间内不会崩塌,如何做出最适当的选择关乎德云社发展成败。
结语
德云社目前的发展已经脱离传统相声圈的师徒制,进而转向企业制,演员签约分红也更看重粉丝的狂热程度。相比于“有趣的灵魂”,饭圈女孩更青睐“好看的皮囊”,这就注定了偶像经济的时效性无法轻易改变。那么,当张云雷后继乏力时,德云社又该如何让这种模式延续下去,如何在流量中再撑起一片天?一切还有待时间见证。
-END-
留言话题互动
你认为德云社应当如何选择?
本文为「文化产业评论」原创内容,欢迎转载,欢迎加入读者群,请加微信号whcy006
//主题阅读//
郭德纲:商业世界的杂食者
当相声遇上流量,是甜还是咸?
“流量明星”的神话与现实:娱乐粉丝经济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
//推荐阅读//
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向业内专业大号「文化产业评论」投稿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